婚姻這座樓,地基竟是“經濟”?
看似是情感空心化,實則是經濟地基在搖晃
今天的話題有點沉重,也頗具挑戰性,但我還是想嘗試把這件事說清楚。
導致婚姻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兩個人情感聯結的缺失,導致婚姻“空心化”;兩個人價值觀不匹配,人生目標不同,影響婚姻的“方向感”。
但如果我們深入探究,會發現這些問題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個更為根本的因素——經濟。

如果婚姻是座高樓,經濟就是地基,情感和精神共鳴則是地上的建筑。
經濟問題,最現實的離婚通行證
上面說的情感空心化或價值觀不合,假設一方想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會成功嗎?很難。因為這兩種情況即使真實存在,也很難取證。
但如果是經濟問題,這些看得見、摸得著、方便取證的東西,會讓事情變得容易很多。法院的卷宗里,因經濟糾紛而判離的案例遠比因“感情不合”而判離的多得多。
這不是說感情不重要,而是當經濟這個地基不穩時,建立在之上的情感建筑難免會裂縫甚至坍塌。

沒有經濟基礎,難有婚姻起步
婚前沒有經濟基礎——車、房、雙方穩定收入,現在想要進入婚姻有多難?就像把高樓建在沙灘上。
我們把第一層比作情感,第二層比作精神共鳴,建造這兩層時可能還沒問題。但到了第三層,沒有堅固的地基支撐,整座建筑必將崩塌。
有人可能會說:“不買車、不買房、不結婚不就好了?”你可以不這樣做,但不代表大家都不這樣做。現實是,如果想結婚,大部分人對婚姻的要求基本都是有車有房、人品好、有責任心。
而且大前提往往是有車有房。如果你想找一個愿意和你一起努力的人,除非你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并能證明這種潛力,否則一切都很困難。

經濟下行,婚姻承壓
在經濟下行,大家獲取經濟來源的渠道變窄、難度加大的今天,婚姻這座建筑的地基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們經??吹揭恍┮曨l說現在離婚的比結婚的還多,雖然離婚原因大部分寫的是“性格不合”,但性格不合的背后,往往隱藏著經濟的徹底崩盤。
當家庭經濟壓力增大,夫妻間的矛盾很容易從經濟問題轉化為情感沖突。
開始時可能是為錢爭吵,后來就變成了“你根本不理解我”、“我們性格不合”。

守住經濟能力,守住自己
所以,不管婚前還是婚后,請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獲取經濟的能力。
這種能力不是讓我們在婚姻中“爭輸贏”,而是為我們在親密關系中,筑起一道“不慌不忙的底氣”,護住一份“不卑不亢的尊嚴”,更是守住一條“能自主選擇的退路”。
當你擁有經濟能力時,你在婚姻中的每一次付出都是出于愛,而不是不得已;你的每一次停留都是因為愿意,而不是只能如此。
婚姻確實不全是經濟問題,但有太多婚姻問題,都是從經濟問題開始的。夯實經濟地基,上面的情感建筑才能穩固如山。
也許,最好的婚姻不是兩個一半組成一個整體,而是兩個完整的人走在一起——這其中,經濟獨立帶來的人格獨立,不可或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