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小知識:“龍、穴、砂、水、向”中的“水”指的是什么?
在風水術體系里,水可劃分為自然之水與形象之水。并且,依據水的形勢、水質以及來水和去水的方位等要素,水還能夠進一步區分為吉利之水與兇煞之水。下面,我們先對形象之水展開探究。
所謂形象之水,指的是具備水的外在形象,卻無實質水體的存在。古人云:“氣為水之母,水為氣之子?!薄逗訄D》亦記載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說法。若將北方、冬季、寒冷、向下以及一切具有流動性的物體均視為水,甚至把街巷道路、低洼空地也當作“水”,如此便能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人們的心理需求。人們鑒于水具有流動性,便將其與財源相聯系,美譽為“財源似水源”“見水生財”。把大路和街道比作江河,將人流車馬比喻成水流,于是便產生了“車水馬龍”“財源滾滾”的表述?,F代風水將店堂、廣場等人流匯聚之處比作“水聚天心”;把用電梯送人稱作“抽水上堂” 。風水家把一切具有水之形象的物體均稱作水,此即為風水中的形象之水。
有形有質的水為自然之水,諸如甘甜的清泉、清澈的小溪、奔騰的江河、寬廣的湖泊、明靜的池塘、茫茫的海洋、天上的雨露、地下的井泉等,皆屬于自然之水范疇。先賢楊公曾言:“未看山,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庇终f:“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庇纱丝梢?,風水是以水法來判斷地理吉兇的,關鍵在于如何讓自然之水為自身所用。
大凡陽宅建筑,通常會優先擇取靠近水源之處。將高地置于房屋背后,稱之為“座山”;把房屋正面稱作“向水”,寓意朝向水源。明代劉基在《堪輿漫興》中寫道:“尋龍山水要兼論,山旺人丁水旺財;只見山峰不見水,名為孤寡不成胎?!彼?,上古先民在挑選陽宅地基時,大多會選擇依山傍水之地,以山環水抱、環境優美的河床汭位作為基址。一方面,由于水性向下,水流沖擊的慣性會使河床彎曲的汭位淤泥不斷積聚,進而使作為宅基的面積持續擴大;另一方面,臨近水源居住能夠更便捷地開展漁獵和交通活動,有利于生產與生活。
古代風水家在選取陽宅基址時,除了對水源和水勢有要求之外,對水質也極為重視。風水經典《博山篇》認為:“尋龍認氣,認氣嘗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氣香主上貴。其色白,其味清,其氣溫,主中貴。其色淡、其味辛、其氣烈,冷主下貴。若苦酸澀,若發饅,不足論?!边@與現代科學的認知相契合。
歷代風水師通過對山川地理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憑借其樸素的審美觀,引入大自然明凈秀麗之水,用以營造人們理想中的福地,進而實現趨吉避兇、造福于人的目標。
總體而言,由大江大河所構建的宏大格局,常被用作都市重鎮的基址;規模較小的池塘溝渠,則用于家族村落的風水布局;私家庭院一般借助水池、水井來調節風水。因此,凡是對住宅有益的水向,皆為適宜之選。
《青囊經》記載:“地有四勢,氣從八方。乘風則散,界水則止?!逼溆^點認為,唯有水能夠聚藏生氣、招引福祉。在風水理論中,水的關鍵要點在于水口,古人所說的“入山尋水口”,指的就是這一重要之處。《河圖》提出“天一生水”,水源于天,其性質靈動,屬乾卦、為陽性,所以禍福的應驗最為迅速。故而,在風水領域,水的來處被稱為天門,若來處不見水流的源頭,便稱作天門開;水的去處被稱為地戶,若不見水流出,便稱作地戶閉。水流進或流出的地方,均被稱為水口。來水以寬闊平緩、環抱有情為優良之象,去水則以曲折縈回、收縮緊密為理想狀態。
陽宅風水側重于地氣,在論述宅第時尤為關注水的因素。這是因為陽宅建于地面之上,不注重地脈而只注重氣,而水恰好能夠聚藏生氣,容易應驗且能帶來財祿。所以,在風水觀念中,天門開闊象征著財源會源源不斷地涌入,地戶閉藏意味著財用富足且不會枯竭。
我國地勢呈現西高東低的態勢,依據《易經》中關于大太極與小太極的理論,通常情況下,入水口大多位于西方、西南方和西北方,出水口則大多設置在東方和東南方。因此,我國眾多城市村鎮乃至百姓的院落,都會將出水口設置在東方和東南方天干對應的位置,以實現聚財納福的效果,這就是陽宅風水中所說的“開門放水”。
古人說:“大體而言,山主貴氣,水主財富。水淺的地方,百姓大多貧困;水匯聚的地方,百姓大多稠密;水離散的地方,百姓大多離散;水深的地方,百姓大多富裕。所以,山氣旺盛而水氣薄弱的地方,僅能成為政治中心;水氣旺盛而山氣薄弱的地方,則會成為經濟樞紐。有山無水的地方,百姓必定兇悍且貧困;有水無山的地方,居民必定驕奢且淫逸,必須使山水二者相互協調,才能達到適宜的狀態。”盡管實際情況未必完全如此,但直至如今,當我們提及環境惡劣的地方時,常常會用“窮山惡水”來形容;而描述美麗富饒的地方時,則多用“山清水秀”來表達,由此可見一斑。
就我國的地理形勢和經濟形勢而言,大體上是基本相符的。我國西北地區多為高原和沙漠,由于常年降雨量稀少,水源匱乏,部分地區已經不適宜人類居住,因此人口相對稀少,經濟發展也較為滯后。而東南地區地勢較低,江河水流一般從西北流向東南,加上降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農業生產和水利交通,所以人口相對密集,經濟較為發達。然而,這只是我國大致的地理形勢,局部地區的水系、水質存在差異,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風水之學,源于《易經》,其核心理論為陰陽的和諧統一。人生屬陽,人死屬陰,因此在風水領域,房屋被稱為陽宅,墳墓被稱為陰宅。陽宅風水注重人居環境的美觀與實用,陰宅風水則更側重于滿足人們的精神寄托需求。
鑒于此,古人對陰宅風水里水的考量極為精細。例如,要求水“來要之玄,去要屈曲,橫要彎抱,逆要遮攔,流要平緩,潴要澄清,抱不欲畏,朝不欲沖,遠不欲小,近不欲割,大不欲蕩,對不欲斜”。此外,還對真水與假水進行了區分:于堂前碑上可見之水為真水;不可見,僅能收納水氣或感受到水勢者為假水。
《雪心賦》有云:“發福悠長,定是水纏玄武;為官富厚,必然水繞青龍。水口則愛其緊如葫蘆喉,抱身則貴其彎如牛角樣?!痹撐墨I以交、鎖、織、結四種水形為吉祥之象,以穿、割、箭、射四種水形為兇險之兆,生動且精準地概括了巒頭風水中水的吉兇形態。
《地理五訣·水訣歌》記載:“水是山家血脈精,利人害人速如神。龍穴與砂各有用,都于水口定假真。不知龍水要配合,陰陽配合乃發福。龍真穴的水錯放,縱然小發終飄蕩。富砂貴砂簇簇來,水口錯用盡成灰。錯用羅經必誤人,坐山取水理不真。水來左右須詳辯,局有正變要分明。未來富貴能預定,已過吉兇可直評。熟此自能招福祿,何用卦例并挨星?!贝苏撌鲅院喴赓W,切中要點。
另有“三合連珠”水法,即地支申子辰合水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亥卯未合木局,以其中一字為主導,觀察水的來去及旺衰情況,確立三合生旺之向,這便是所謂的“觀水立向”。風水家認為,龍穴的吉兇取決于水,而水的吉兇又取決于向,水由向決定,向配合龍以收納水勢,在風水中,水與向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近年來,關于風水的著述眾多,觀點各異,真有“少則得,多則惑”之感??傮w來說,風水中水的布局必須既有利于人們的居家生活,又符合人們的精神需求。
堪輿認為,水是氣的根源,脈氣依靠水來運送,因水的攔截而停止運行。所以,在尋龍點穴時,需要根據水流的有無、大小、方向、形態等因素作出吉兇判斷。水勢以深、聚、緩、和為吉祥之象,以激、湍、沖、割為兇險之兆?!督洝分刑岬剑和鈿饽軌蚓酆蟽葰?,過水能夠止住來龍。蔡元定在《發微論》中稱:兩水之間必有山,所以水匯聚之處龍氣便到盡頭,水交匯時龍氣便停止,水奔騰流走則生氣消散,水融合匯聚則內氣聚集。徐善繼在《地理人子須知?水法》中說:水深處百姓大多富裕,水淺處百姓大多貧困,水匯聚處人口大多稠密,水離散處人口大多離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