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
第二章:天干地支與六十甲子——詳解
一、天干地支簡介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用以表示時間和年份。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
天干: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它們蘊涵著萬事萬物從萌芽到成長、興旺、衰退、消失的過程。
地支: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地支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與黃道上的二十八個恒星位置變化相關,用于紀錄時間和方位。同時,十二地支還對應著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二、六十甲子詳解
六十甲子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相配而成,從“甲子”起,到“癸亥”止,共六十個組合,滿六十為一周,亦稱“六十花甲子”。
組合方式: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照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的原則組合。天干循環六次,地支循環五次,形成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組組合。
用途:
紀年:六十年為一周期,循環記錄年份。如2024年為甲辰年,六十年后2084年再次為甲辰年。歷史事件“甲午戰爭”、“辛丑條約”等也是以干支紀年命名。
紀月:一年有十二個月,六十甲子用于紀月是五年一個輪回,稱為月甲子。
紀日:一個月約三十天,六十甲子紀日是兩個月一輪回,可精準記錄每一天。
紀時: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六十甲子紀時是五天一個輪回,可確定具體時辰,如甲子時、乙丑時等。
此外,六十甲子還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相關,用天干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同時,在命理學、風水學等領域,六十甲子也有廣泛應用,如推算人的命運走勢、選擇吉日良辰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類應用多屬傳統文化范疇,其科學性未得到廣泛認可。

三、天干地支與六十甲子的現代意義
在現代生活中,天干地支與六十甲子仍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它們被廣泛應用于時辰八字和命理分析、建筑風水布局等方面。雖然不少人對天干地支持懷疑態度,但仍有一部分人認為它能提供一些參考意見,以及在一些決策上提供一些啟示。然而,需要強調的是,人的命運和性格是受到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