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保鮮 你做對了嗎
很多老年人看到購買的雞蛋外殼不干凈,就想著清洗后再放進冰箱。殊不知,這一做法讓看似干凈的雞蛋成為細菌的樂園。
雞蛋的隱形殺手雞蛋蛋殼表面覆蓋著天然膠質層(殼外膜),這層肉眼看不見的“防護服”能阻隔細菌侵入,還能延緩水分蒸發。當水流沖刷蛋殼時,這層保護膜被破壞,蛋殼上3000-15000個微小氣孔門戶大開,清洗時的水漬會攜帶著蛋殼表面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順著氣孔進入蛋內。被洗過的雞蛋在存放期間,細菌在蛋內瘋狂繁殖,最終變成“細菌炸彈”。
雞蛋儲存的冷知識雞蛋的存儲有講究,這些知識卻往往被人們忽視。
■溫度與時間
雞蛋在常溫環境(20-25攝氏度)下,最多可存放21天,夏季高溫時縮短至7-10天;放入冰箱冷藏(0-5攝氏度),可保存 4-5 周(30-35天),超過40天食用風險激增。
尤其要注意的是,雞蛋不要放在冰箱門一側。開關門導致的溫度波動會使雞蛋“出汗”,加速變質。建議將雞蛋放在冷藏室內部的恒溫區域。
■擺放方式
儲存雞蛋時,尖頭朝下,大頭(氣室)朝上,可防止蛋黃貼殼。應將雞蛋裝入專用蛋盒或塑料袋,避免接觸生肉。
■拒絕清洗
從超市買回來的雞蛋最好直接冷藏,烹飪前再清潔。如果蛋殼上有雞糞,您可以用干布或軟毛刷輕輕擦拭干凈后儲存。
關于雞蛋的認識誤區誤區一:無菌蛋真的無菌
根本不存在完全無菌的雞蛋。市面上所謂的“無菌蛋”實為可生食雞蛋,執行的是企業標準,主要檢測沙門氏菌和李斯特氏菌。即便雞蛋符合標準,生食仍有一定風險。建議老年人將雞蛋做熟后再食用。
誤區二:冷凍延長保質期
冷凍會使蛋白質變性,導致蛋黃凝固,蛋殼破裂。建議雞蛋冷藏保存,并盡快食用。 據老年健康報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