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次子故居發現地下暗道,一條通河邊一條通車站,用途引熱議
袁府暗道背后的故事,比電視劇還“離奇”?

都說大人物的家里,門背后總藏點見不得光的東西。結果前幾天,天津那邊袁克文的老宅,工人干活時竟挖出一條筆直又幽深的地下暗道。有人打趣:電影里的橋段成真了。但最有趣的,偏偏是大家都在猜——這道到底是逃命用的,還是偷著出去瀟灑?還是說,這壓根兒就不是袁家的手筆?
這事,大概得從頭說起。天津地緯路邊那座安安靜靜的老樓——“一鑒樓”,要不是突然出名,估計好多天津人都沒怎么在意過。唯一不同的是,這幢樓的主人,背景實在有些復雜。它最初其實是袁世凱——就是那位攪動了晚清亂流的大軍閥的私宅花園,建在1902年,那會兒北洋新軍剛起勢,天津滿城都是崛起的味道。

袁世凱會享受,置下地產也多。這“一鑒樓”,按老天津人的說法,原本還不叫這個名字,只是府里一角的園子宅子。等到后來袁克文長大,成了自己的小天地,因為喜歡古董字畫,偏又得了一面商代的銅鏡——說是商代,其實誰真見得過?據說銅鏡浸了水能照清人的影子,他高興得不行——便給家起了個雅號,“一鑒樓”,好聽。總體氣質,和袁克文自己那“民國四公子”外號倒挺搭。說他風流是真的,詩酒琴棋,樣樣沾邊,日子混得像是劇本寫的。
可風水輪流轉,袁氏家族風光時也沒想過,總有一天這宅子會破敗凋零。按理那么大一筆家底,能保幾代綽綽有余,可人生就是這么有意思,半個世紀風雨一過,到解放后,這種富宅早就分給各路單位、擠進各種人。到九十年代初,倒是有個企業家叫王堃出了錢,把宅子買下來。王老板原本沒想著擺譜,干脆拉了廠子進來,十號成了廠房,模具、油漆味、鐵錘叮當,把袁家遺夢全轟得干干凈凈。

結果又過了些年,地緯路變身,成了所謂的藝術街區,老廠子待著實在扎眼。王老板一想,不如順勢讓樓恢復原名,“一鑒樓”三個字又掛了起來。再張羅著成立公司,說是要收北洋文物,改博物館,也算讓老宅子找點歷史的面子。只可惜,一幢宅子再風光,主心骨散了,留下的多半冷冷清清。
直到最近這波翻修?!袄险泳褪沁@樣,翻一層土就出來點故事”,王老板后來這么感慨。那天工人搬東西,在大廳地磚底下摸索出個洞,狹長伸進去一看,黑漆漆的——有人說像廢棄水池,有人說像打通的地窖。老板一琢磨,幾年前翻修也見過,但那時洞里漬水難排,沒人好奇心那么重愿意再折騰。偏巧這回地下水位低了,洞口露出來,干脆爽利,一行人叼著手電、褲腳挽了起來,真的鉆了進去。

剛下來,味道有點難聞。老房的土腥氣混著點歷史的塵埃。最初地方勉強能并排走兩三人,腳底還是潮的,小心點別打滑。繞了大概幾百米,大家心里還是發虛。說真話,這年代誰還見過這樣的暗道?暗道并不死板,有幾個岔口,偶爾寬敞些,有腐爛的木架橫在側壁,東一只破箱,西一截結著蜘蛛網的線。有點像電視劇里,反派在密道里交換寶貝、暗殺逃生的鏡頭,但這現實世界的味道,遠比那些虛頭巴腦的設想,更叫人毛骨悚然。
走得越深,心里越覺得不對勁。慢慢大家發現,這地道似乎并不是單一的逃生口。分出的兩條路,一條直著奔向河邊,一條隱隱約約與舊時的車站方向接壤。設計得講究,走路、藏人、搬運東西都不費力氣。只是遺憾,真正要繼續往前,碎石塌了一堆,想擠過去實在沒門,只能靠著裂縫往里瞧一眼——通道黑漆漆的,似乎還蠻長。不知終點是光,還是別人的秘密。

有關這條暗道到底是做什么的,網上立刻就有一幫網友抬杠。有說這是袁世凱或者袁克文為防萬一修的逃生通道——“大軍閥誰不多留幾手?”也有說暗道其實是袁克文自己偷偷樂的“小便道”,方便夜里不聲不響去城里花天酒地。更有英勇的網友斷言,這不是袁家造的,是后來軍政府運兵運槍的捷徑。各種說法,誰也掰不出個頭緒。
要說袁克文這人,他就是個活生生的民國戲中人。大院子弟,有錢時瀟灑世無雙,敗走麥城后又淪落文人,賣字度日。據說他的手氣特別背,哪年開賭場就輸哪年,賠光全家底。假如真有袁大頭堆成山的財寶,估計熬不到暗道里還剩幾個子兒,倒是成就了“敗家子”這個不怎么光彩的名號。

當然,這些都是各自的想象。說回那條暗道——無論當初修它的人是想做退路,還是做密道的羅曼蒂克,最后這一層層雜草和泥沙,都擋不住歲月如流水,把故事一層層裹進遺忘。王老板話說得實在:“以后這地下空間還是別隨便砸了,等文物專家或者袁家后人來瞧瞧。”畢竟,天津不缺大宅,但愿記得細節的人,總比不知故事的多幾個。
有沒有人夜半三更,用過這條暗道去追命、藏身,誰也說不準。大人物或者敗家子都好,百年后只剩一地潮濕和好奇。那個時代的秘密,怕也像這地下黑不隆咚的通道,不知盡頭、也無人敢輕易給個答案。怪不得有人看著新聞會嘀咕——這些老房子藏得住人,也藏住了太多沒人肯細細說道的過往。

你說,這條袁家的暗道,到底是怎么來的?修它的人,是提心吊膽的袁世凱,還是少年不羈的袁克文?又或者,只是歷史苦悶下、無數命運的小小出口?或許過幾年,等考古隊、歷史學家全副武裝鉆進去,能給個解釋。但有些謎,最迷人的地方,大概就是那點留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