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全面了解“二十八星宿”

中國古代星象家將地上的州、國與星空相對應,并把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即北天極一片天空中的紫微、太微、天市;四象即黃道附近東、西、南、北四方的四個天區,并分別用相應的吉祥靈獸代表,分別是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而四象每象又分七宿,即一撮星的宿舍,四象共二十八宿。道教成立后,將二十八吸收封為天神,稱“二十八宿星君”。

什么是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黃道附近星空的二十八個區域,分別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井、鬼、柳、星、張、翼、軫、奎、婁、胃、昴、畢、觜、參、斗、牛、女、虛、危、室、壁。古人以此為基礎觀測日月及五星在黃道附近天區的運行,度量其運動及位置,古人心中視其為日月五星在天上運行的二十八處臨時住所(宿舍),故早期又稱為“二十八舍”。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典籍中完整的二十八宿名稱見于《呂氏春秋》《史記》《淮南子》等,而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戰國初期漆箱蓋上也記有二十八宿之名,故二十八宿完整的名稱形成可追溯到戰國初期,但是二十八宿中的很多星名最早見于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此外,在《左傳》《國語》《詩經》中也提到了許多星宿之名,一部分被如今的二十八宿所沿用,一部分則被淘汰,可見在二十八宿最終定名之前,一些星宿的名稱是有所不同的。這是星宿名的差異是由于不同部族的觀星歷史和觀星的地域差別造成的,二十八宿起源于四象,四象又源于華夏民族的圖騰信仰,四象神獸正好吻合分布在東、西、南、北四方民族的圖騰,而二十八宿中許多星宿名則與四神獸的部位有關。但是還有一部分星宿名卻與四象并無直接關系,如箕宿、虛宿、畢宿等。那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華夏民族的圖騰多種多樣,除四大民族外還有許多圖騰,如炎帝族的牛、熊;苗族犬、牛;匈奴的狼、豬等,這些不同民族觀星留下歷史,也被共同搬到了天上。

劃分
二十八宿常見的劃分方式是以四象劃分
東方青龍七宿角:屬室女座,因其位于青龍七宿的第一宿,且有左右二星,猶龍之左右角,故名。角宿一去黃道不遠,角宿二位于黃道線上,因此日月和行星常會在這兩顆星附近經過,二星像關口、門戶,故又稱二星為“天關”和“天門”。
亢:意為龍之咽喉,共有四星,位于室女座,皆三等星,因四星直上高亢故名。
氐:有四顆星,屬天秤座,似角、亢之根,為龍的最下部,可理解為龍爪,又名天根。《爾雅》:“天根,氏也”,氏作底、根柢,故名氏。
房:有四顆星,在天蝎座,是天蝎的頭。《爾雅·釋天》:“天駟,房也”注:“龍為天馬,故房四星謂之天駟”,故亦稱“房駟”“天駟”。
心:寓意龍心,由天蝎座的三顆星組成,古代稱之為火、大火、大辰或商星。《宋史·天文志》稱“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薄稌x書·天文志》謂心宿“主天下之賞罰”。
尾:寓意龍尾,有九顆星,故又稱其為“九子”,其屬天蝎座,是天蝎尾。
箕:又名“南箕”“天漢”,其形像簸箕,由人馬座的四顆亮星組成。

井:又名“東井”,由八顆星組成,屬雙子座,似井形,故名。黃道在此穿過,夏至點在此。《晉書·天文志》稱其乃“天之南門”,《廣雅》說“東井謂之鶉首”。
鬼:又稱“輿鬼”,由五顆星組成,在巨蟹座,星光均暗?!都崱分小拜洝笔恰氨姟钡囊馑?,因此“輿鬼”可理解為眾鬼之意?!妒酚洝ぬ旃贂分蟹Q“輿鬼,鬼祠事”,《廣雅》也說“輿鬼謂之天廟”,天廟即祭鬼神之所。此外,“輿”也有車底的意思,鬼宿呈四方形,形似車底故稱輿。
柳:由長蛇座的八顆星組成,形狀彎曲,像鳥嘴,也像垂柳,故原名“咮”,又名“天相”“八臣”“鶉火”。咮即鳥嘴的意思,這與角為龍角的意義相似。
星:由七顆星組成,故又名“七星”,其中六星在長蛇座。古人視其為頸、喉。
張:長蛇座六顆星組成。張宿被視為朱雀的嗉囊,是天廷的廚房。也被視為尾部。
翼:星數最多,共22顆星,一至十一屬巨蟹座,十二至十四屬長蛇座,其余皆不明。翼宿的形狀就好像朱鳥張開的羽翼,故名。
軫: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蓋上寫作車,屬烏鴉座,其本星有四顆,形如車廂之軫,后有一口,軫宿被視為是天帝的車子。

奎:又名“天豕”“封豕”,共有十六星,九顆在仙女座,七顆在雙魚座?!妒闲墙洝芬嗾f,奎宿“形如破鞋底”,破鞋底就像跛子的腳印,跛子即足,同奎,故名奎。
婁:有三顆星,在白羊座,《爾雅》稱“降婁,空婁也”。
胃:有三顆星,在白羊座。《釋名》稱“胃,圍也,圍受食物也”,《史記·天官書》說“胃為天倉”,天倉即庫房。
昴:在金牛座,古人以昴宿來定四時。古時有多種說法,認為其有四星、六星或七星、三十六星,實際乃一星團,不知有多少星,因看上去如一團頭發,又像旗上的羽毛裝飾物,故稱“髦(máo)頭”或作“旄頭”。
畢:有八顆星,在金牛座。畢即捕免用的網,因畢宿形狀像畢,故名。
觜:觜即嘴,屬虎口,又名紫觸,有三顆星,屬獵戶座,位于參宿兩肩上方,因其形似口,可與角狀的鳥嘴相聯系,故名。
參:有七顆星,在獵戶座,從冬季到次年的初夏,參宿都是夜空中最醒目的一個星座。

斗:也稱“南斗”,由六顆星組成,在人馬座。與北斗七星一樣,南斗六星在天空中的形狀也很像斗,且位于北斗之南,故名。但南斗的范圍和亮度皆不及北斗。
牛:又名“牽?!?,有六顆星,在摩羯座。此牛非牛郎。
女:又稱“婺女”或“須女”,有四顆星,三屬寶瓶座。此女也并非織女。
虛:又稱“玄枵”“北陸”“顓頊之虛”,有二星,一在寶瓶座,一在小馬座。虛位于北宮的中央,《爾雅·釋天》:“玄枵,虛也”注:“虛在正北,北方色黑,之言耗,耗亦虛意?!币虼?,虛有大丘、故地及虛耗的意思。
危:有三星,一在寶瓶座,二在飛馬座,三星的形狀就有如一個尖屋頂,又危即屋脊,有高峻意,故古代把它當作主蓋屋等土工事的星宿。
室:在飛馬座,有營室二星,故也稱“營室”。
壁:也稱“東壁”,有二星,一在飛馬座,一在仙女座。
二十八宿中某些標識性星宿在古代觀象授時中被賦予多種涵義而造成的。二十八宿在后世逐漸脫離它的實際觀測而抽象為有特定象征的符號,戰國時期的占星家以之與分野、四時、方位、五行整合配伍,從而推測預知人事吉兇,二十八宿成為這一體系的核心因素。

《淮南子·天文訓》中則將二十八宿分為九野
中央鈞天:角宿、亢宿、氐宿
東方蒼天:房宿心宿、尾宿
東北變天:箕宿、牛宿、斗宿
北方玄天:女宿、虛宿、危宿、室宿
西北幽天:壁宿、婁宿、奎宿
西方顥天:胃宿、昴宿、畢宿
西南朱天:觜宿、參宿、井宿
南方炎天:鬼宿、柳宿、星宿
東南陽天:張宿、翼宿、軫宿
神話
二十八星宿文化第一次大的飛躍是從唐代開始的,唐代道教興盛,統治階級把道教老子當作祖先,道教不斷神化,神仙系統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唐初,二十八星宿的名字就變成了三個字的組合。隨著天文學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日益緊密,在古代“演禽算命法”中,將二十八星宿與飛禽走獸相結合產生了新的名稱,分別為:
東方青龍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這二十八星宿之名,也被《西游記》所運用。再另一部神魔小說中,姜子牙封神時,二十八星宿又各有名諱:
角木蛟 柏 諱林 斗木豸 楊 諱信
奎木狼 李 諱雄 井木犴 沈 諱庚
牛金?!±睢≈M泓 鬼金羊 趙諱白高
婁金狗 張 諱雄 亢金龍 李諱道通
女土蝠 鄭 諱元 胃土雉 宋 諱庚
柳土獐 吳 諱坤 氏土貉 高 諱丙
星日馬 呂 諱能 昂日雞 黃 諱倉
虛日鼠 周 諱寶 房日兔 姚諱公伯
畢月烏 金諱繩陽 危月燕 侯諱太乙
心月狐 蘇 諱元 張月鹿 薛 諱定

道教色彩
道教成立后,吸收了二十八星宿,將奉為道教星辰神。道經稱“凡二十八宿各有司,盡關璇璣之分,若風雨雷雹人間萬匯,并隨武威占克,無不具載,明者察之”舉仙、度魂、制魔、考校、記錄等無不監度,所以二十八宿出現在生天寶箓。在《道門定制》《道法會元》中,還有“二十八宿雷王”之稱。
在道教星辰神中,二十八星宿稱為“星君”,上應二十八重天,下掌海外諸國,又各有司職。角宿星君人間雨洋,亢宿星君主人間大風,氐宿星君主人間狂風,房宿星君主驚風駭雨,心宿星君主人間雨澤,尾宿星君主祥云瑞氣,箕宿星君主斜風細雨;斗宿星君、牛宿星君主云氣,女宿星君主陰陽,虛宿星君主人間大風,危宿星君主旋風走石,室宿星君主人間陰翳,壁宿星君;奎宿星君、壁至主人間風雨,婁宿星君主人間大風,胃宿星君主人間風,昴宿星君主人間晴,畢宿星君主天地開奉,觜宿星君主人間風雨,參宿星君主人間風雨;井宿星君主天色昏黃,鬼宿星君主天色昏昧,柳宿星君主天色昏,星宿星君主天氣晴朗,張宿星君主時氣不和大熱,翼宿星君主晴朗,輪宿星君主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