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打工人”,終于對養生“下手”了!
熬最深的夜,再順手約個肩頸推拿;脆皮“打工人”,午休組個養生局;三伏天轉戰理療養生館,艾灸足療整一套……這屆年輕人的中式養生“血脈覺醒”,順應四季節氣的理療體驗,正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潮流。
從“輕養生”開始
近年來,藥食同源的養生理念備受青睞,主打養生的茶飲也逐漸受到關注。“紅棗枸杞水”“山楂陳皮水”“桂圓薏米水”……記者走進北京市的一家超市,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各種以“滋補養生”為賣點的飲品。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近兩年,此類“輕養生”飲料品種不斷豐富,銷量持續增長,特別受年輕消費者喜愛。
“00后”消費者小薛就經?;刭徱豢詈袥Q明子的飲料?!拔移綍r長時間用電腦,眼睛容易疲勞。聽說決明子對眼睛好,而且這款飲料味道也很清爽,所以我經常買?!?/p>
除了線下的銷售,還有不少人熱衷于在線上平臺購買養生茶包,甚至連泡腳包也備受青睞。記者在某購物網站查詢后發現,某款祛濕茶的銷量竟高達7萬多件。此外,眾多中醫藥膳餐廳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中藥與餐飲相結合儼然成了新的流量密碼。
“現代生活工作壓力較大,不少年輕人會出現亞健康狀態,這讓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日常保健養生的重要性?!敝袊鐣茖W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依紹華認為,“養生水”“輕養生”零食等產品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市場供給缺口,也契合了青年消費群體的新需求?!靶乱淮贻p人的消費理念是以自我需求為主。他們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購買此類產品后能獲得相應的心理滿足感。”
業內專家認為,“輕養生”產品暢銷有利于拓展傳統中醫藥文化在青年群體中的認知度。
“不少‘輕養生’飲品、食品,配方中用到了一些中藥材。這些產品能受到消費者歡迎,原因之一是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受到更多年輕人喜愛,中醫‘藥食同源’理念為更多人所了解?!敝袊t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董政起指出,這些“輕養生”類產品,如果配方科學、劑量準確、人群適配精準,在堅持服用后能產生一定的養生保健作用,希望年輕人可以從“輕養生”開始,進一步建立自主健康管理能力,形成“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的生活方式,而非依賴某些單一產品盲目跟風進補,在追求健康的同時保持理性思考。
三伏理療套餐成年輕消費“新寵”
“夏天辦公室空調很足,下班后隔三岔五就跟朋友約個養生局,一起肩頸理療,或者艾灸,出一身汗,睡眠質量都提升了?!?0后張女士,分享了自己的夏日養生經驗。當下,越來越多年輕人熱衷推拿養生“去班味”。數據顯示,自7月20日入伏以后,“三伏”相關關鍵詞搜索量暴漲,與三伏養生的周期性調理需求增加有關,其中,“三伏灸”搜索量周環比增長超91%。
“我們緊跟平臺熱搜詞推出“三伏灸”主題套餐,同時搭配年輕人需求高的肩頸放松、腰背肌肉放松服務,這個套餐已經賣了4000多單。大暑以后訂單量和下單用戶數都比去年增長超過200%。”有養生設備品牌負責人說道。
有數據顯示,25歲—35歲年輕人,占到三伏養生群體近一半。需求的變化,帶動供給側變化,三伏灸、葫蘆灸等相關消費項目較去年同期均有明顯上升。其中,三伏灸相關供給數量同比增長50%,交易額同比增長62%。大暑以來,年輕人“貢獻”的推拿養生項目交易額同比增長46%,成為最大增量。
行業人士分析,現在的理療服務在滿足養生需求的同時,還增加美食、觀影等多元服務,搭建起更全面的玩樂消費新場景。從線上交易數據來看,年輕人除了熱衷體驗傳統理療服務以外,對更為便捷、時間靈活的“極簡養生”,例如無人自助按摩椅同樣受到青睞。
養生經濟在中國已超千億規模
年輕人養生意識的提升也促生了亟待填補的新商機,開辟出一條全新賽道。2022年,麥肯錫在全球六個國家對近萬名消費者發起了一次關于健康消費觀念的調查,結果發現,超過60%的中國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視健康為頭等大事,這一比例在美國是37%,在日本是14%,在德國是8%。按照人均1000元的平均年花費計算,養生在中國已經是一門超過千億規模的生意。
今年年初,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336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2%的受訪青年為健康產品付費,運動健身和中式養生是受訪青年更樂意付費的類型。具體來看,56.2%的受訪青年會購買運動鞋服、運動器材,51.1%的受訪青年會為室內外各類運動付費,50.2%的受訪青年會為藥膳、養生火鍋、中藥茶飲等食品買單,42.2%的受訪青年會嘗試艾灸拔罐等中醫藥理療。
“供需有效互動激發年輕人康養消費的同時,各類社交媒體、短視頻對養生話題的廣泛傳播,也助推年輕人康養消費漸成風潮?!蔽髂县斀洿髮W消費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葉胥認為。
“年輕人‘花式’養生涉及的產品和服務種類繁多,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行業監管,不要讓康養消費新場景變成消費‘新陷阱’。”葉胥表示,企業針對年輕人康養需求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的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持續發力,督促企業嚴守產品質量安全底線、不作虛假宣傳、不夸大產品效果、不誤導消費者,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行業規范化程度和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將對康養行業的長期發展和競爭格局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相關產業做大做強。
綜合:人民日報海外版、大河網、中國青年報、廣州日報、新華網
來源: 消費日報官方平臺



